3月13日消息,3月11日,央視2套《極客出發(fā)》最新一期節(jié)目主題為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步態(tài)識別”,觀看“步態(tài)識別”刑偵技術的演示,就像親臨了一場TVB刑偵案件,步態(tài)識別在刑偵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讓人大開眼界——可以在眨眼之間,捕捉到每個人走路姿勢的細微差異,精確找出犯罪分子。
不過對不少人來說,刑偵技術雖然“炫酷”,但與生活仍有一定的距離。其實,“步態(tài)識別”只是生物識別的一種,在我們的日常手機使用中,就有著很多的生物識別的應用,例如普遍使用的指紋識別,被蘋果X帶火的人臉識別以及新興的虹膜識別?!稑O客出發(fā)》本期節(jié)目由國美手機特別贊助,因此節(jié)目現場我們還看到了一位用生物識別技術提升手機使用體驗的極客大佬——國美通訊CEO沙翔,參與點評助陣。
沙翔在生物識別領域及手機領域,均有資深經驗,這為國美手機注入了強大的技術基因。因此,國美手機雖是智能手機行業(yè)新軍,卻以創(chuàng)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場景化應用攪動了市場。2017年7月推出了主打人臉識別的國美S1,年底更推出了配備指紋識別、面部識別及虹膜識別三重生物識別的國美U7,將生物識別技術與手機類產品深度結合,以創(chuàng)新科技引領著用戶需求,促進行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更易用的產品體驗和智能手機的新選擇。
創(chuàng)新科技引領需求 為用戶提供智慧、專屬的智能手機
在手機行業(yè),發(fā)現用戶需求再去滿足,是手機廠商科技創(chuàng)新的慣有模式。但沙翔卻認為,手機行業(yè)屬于技術驅動型,在蘋果的指紋識別大規(guī)模普及之前,并沒有用戶調研證明指紋是用戶需要但未被滿足的需求,因此對于創(chuàng)新科技的應用,往往是科技引領、創(chuàng)造著用戶的需求,“科技發(fā)明了什么東西,就會為用戶創(chuàng)造一個新需求出來。”
國美手機對生物識別技術的深化和應用即可視為被創(chuàng)造出的需求。此前,人臉和紅膜識別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大部分僅停留在解鎖和支付層面,且噱頭遠遠大過實際應用。國美手機通過自主開發(fā)的GOME OS系統使生物識別技術與OS交互深度結合,例如國美S1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對APP加密、來電來信顯示加密、專屬空間加密等功能。國美U7則進一步深化,基于人臉識別的Face-me 2.0實現了應用鎖、鎖定查看、通訊隱身等功能,基于虹膜識別開發(fā)了虹膜空間和鑰匙串功能,使虹膜識別充當起用戶各類密碼的“萬能鑰匙”。
這些創(chuàng)新應用是國美手機在生物識別技術和人機交互上新的探索,也是基于其對用戶使用場景和行為的深刻理解。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社會發(fā)展,都市人的“邊界”意識逐漸增強,對智能手機的安全、隱私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的智能手機中并未照顧到用戶的這一需求。據國美手機設計團隊介紹,國美手機在開發(fā)這些功能時構建了很多場景,例如Face-me 2.0的應用鎖功能在于別人分享觀看手機相冊時,通過人臉識別,可以避免他人隨意翻動的尷尬。而通訊隱身功能則讓你的手機來電信息,只有在機主拿起來的時候才會顯示出來。通過這些日常生活場景中貼心的功能應用,是希望給用戶一個更智能、更專屬、更懂你的個人系統。
生物識別技術的創(chuàng)新給國美手機帶來了獨特的產品體驗,其千元機的價格也有利于科技的普及應用,讓更多人受益。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國美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差異化策略:以生物識別技術的科技應用場景創(chuàng)新,形成對主流市場品牌的區(qū)隔,同時將高品質、黑科技產品向大眾市場普惠。以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造需求的國美手機,能否“極客出發(fā)”,彎道超車,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