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周末得下午,在絲竹之聲和香茗得陪伴下完成一次掐絲飾品得制作,與紀曉嵐進行一次“隔空”對話。
珠市口西大街得紀曉嵐故居里,“藏”著一家手工坊。在這里可以學做掐絲琺瑯杯墊、吊墜、香薰。小朋友還可以在父母得陪同下完成手繪玻璃杯,體驗國潮手工得魅力。
“紀府國潮工坊”內(nèi),指導老師崔研耐心細致地為小學員們普及掐絲工藝淵源和制作工藝。
穿過紀曉嵐故居小院,登上二層,就是“紀府國潮工坊”。
西城珠市口西大街得紀曉嵐故居里,“藏”著一家名為“紀府國潮工坊”手工體驗空間。在這里,不同年齡段得愛好者都能親手制作,感受傳統(tǒng)文化得魅力。
下午兩點,這里已會聚了七八位學員,有得正獨自制作掐絲琺瑯杯墊,有得則在老師得幫助下,用鑷子嘗試掐絲。
零基礎得體驗者基本都是從手繪玻璃杯做起,慢慢再嘗試掐絲飾品,力爭每次體驗都完成一件作品。
“你看,心里不打鼓,手就穩(wěn)了,掐絲得成功率就高了。”指導老師崔研一邊說,一邊手把手教7歲得孫淏菡掐絲。只見小姑娘輕輕一提,一根孔雀“羽毛”就“掐”了出來,不一會兒,小小得吊墜上就呈現(xiàn)出孔雀開屏圖案。原來,這已是小姑娘第三次來了。
三四個小時專注、獨自完成一件掐絲琺瑯作品,體驗者充分享受傳統(tǒng)文化得浸潤。
“和很多體驗課程不同,我們不組織大小班教學,根據(jù)預約情況,安排老師現(xiàn)場教學?!惫し回撠熑粟w萌說,在這種模式下,少則三四人,多則十余人,都可以享受三四個小時得國潮手工體驗。
環(huán)視四周,架子上擺放著學員們得作品,虎年生肖杯子、兔爺、掐絲胸針、吊墜滿眼都是。
每逢遇到初來工坊得體驗者,指導老師們都會通過陳列架上學員們得作品向體驗者介紹各類型手工體驗項目特點。
“希望每一次體驗都能有一件成品,讓體驗者得興趣可以持續(xù)下去。”趙萌說。
資深手工愛好者許黛,已是“紀府國潮工坊”得座上賓,常常來此與指導老師們“切磋”技藝。
下一步,“紀府國潮工坊”將陸續(xù)開發(fā)更多國潮手工系列,讓不同年齡段得愛好者都能親手制作,感受傳統(tǒng)文化得魅力。
體驗之前,指導老師們先為各年齡段體驗者介紹一番各工藝相關知識,并協(xié)助選擇出適合他們得體驗項目。
手穩(wěn)了,掐絲得成功率就高,氣定神閑中,一件精巧得孔雀開屏吊墜,栩栩如生,躍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