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年,薩巴赫家族從內(nèi)志的阿奈扎部落遷移到科威特地區(qū),1756年建立了科威特酋長國。到了1871年,它被劃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一戰(zhàn)之后,它和伊拉克都成為英國的保護國,接受英國的保護。
伊拉克家大業(yè)大,不過基本深處內(nèi)陸,喜歡海洋的英國人看不上,伊拉克1921年就獨立了。科威特國小力弱,石油豐富,又在波斯灣沿岸,英國一直控制到1961年才讓它獨立,薩巴赫家族繼續(xù)統(tǒng)治。
因為奧斯曼帝國這一陣歷史痕跡,伊拉克一直覺得科威特歷史上是屬于伊拉克的一部分,如今變成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弟兄,心里一百個不愿意??仆仉m然面積小,但卻擁有290公里的海岸線,伊拉克的面積是科威特的20多倍,人口是它的10倍,卻在東南端只有一小段60公里的海岸,出海通道為阿拉伯河,船只出海,南北受到科威特和伊朗鉗制,這對渴望偉大的薩達姆來說如芒在背。
雖然伊拉克一直對科威特有野心,但有礙于英國人在那,伊拉克也無可奈何,大家該做生意做生意,雖然時不時搞點摩擦,但總體上,科威特獨立后20多年,大家彼此相安無事。
1980年代持續(xù)8年的兩伊戰(zhàn)爭,讓兩個石油富國都打成了窮國,不僅死傷無數(shù)、民窮財盡,關(guān)鍵是還欠了幾百億美金的債務(wù)。戰(zhàn)后,薩達姆向各國游說,大致就是,我作為遜尼派穆斯林,去攻打什葉派的伊朗,我也是代表阿拉伯人去對抗波斯人的,我是在為整個遜尼派世界打仗,這些債務(wù),你們得免,另外還得給錢。
當然了,你現(xiàn)在成窮光蛋了,再加上兩伊戰(zhàn)爭中的襲船戰(zhàn)等野蠻戰(zhàn)術(shù),讓海灣國家苦不堪言,再說又不是我讓你去打伊朗的,憑什么借的錢就一筆勾銷了?薩達姆的要求被最大的債主沙特和科威特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