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賈躍亭的老婆甘薇在微博上發(fā)聲,說在過去一周“通過以資產(chǎn)抵債和出售資產(chǎn)的方式,實現(xiàn)部分債務的實質(zhì)解決”。
甘薇不離不棄處理債務危機,網(wǎng)友們稱贊她是中國好老婆。
她曾在微博中發(fā)文,“樂視網(wǎng)成立13年來,老賈一直不允許我參與公司的任何事務。而我個人的規(guī)劃本來是相夫教子,做個好妻子、好母親,再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F(xiàn)在風暴來臨,且一時難散,但現(xiàn)在我必須站出來,與老賈一起責任。我接受老賈委托,負責國內(nèi)的債務問題,雖重任在肩,但我將全力以赴?!?/p>
讓人不禁形成對比思考的,是近期另外一個很火的故事。
某網(wǎng)友爆料稱,自己的朋友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他的妻子得知這一消息后,提出離婚,并打掉了肚子里已經(jīng)5個月的孩子。
朋友的父母苦苦哀求兒媳留下孩子,并提出愿意贈予她上海的房子和200萬元現(xiàn)金,不需要女方撫養(yǎng)這個孩子。但兒媳還是選擇放棄孩子。
此事一出,網(wǎng)友們立即對故事中妻子的行為展開討論:
“患難見真情,這可能是假情?!?/p>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p>
還有很多人認為女方的做法很理性,不能讓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父親。
也有人指出,公婆所說“不用女方撫養(yǎng)孩子”是不成立的,有了孩子,當媽的怎么可能不管不顧。
微博里點贊最高的兩則評論都認為,這件事情沒有對錯,不是當事人,因此不予置評。
也許,就像網(wǎng)友所說,我們都期望看到的,是女方非要生,男方勸打掉的感人局面。
故事真假無從得知,可其中對人性的撕扯,卻讓人感受得真切。
這篇文章并不是要通過踩貶一方來贊揚另一方,只是想說在生死危難面前,人性難測。
生活不存在假設(shè),生活只能是它本來的樣子。
患難不一定能見真情
2008年5月,陳某與王某結(jié)婚并于一年后育有一子,2012年又懷了二胎,夫妻倆日子過得和和順順。
可是陳某在生完二胎之后,因為坐月子身體沒恢復好,得了視神經(jīng)脊髓炎、凝血功能障礙異常的疾病,而且不一定能治愈。
2017年7月,因為承受不住后期的治療費用,丈夫王某提出離婚。
兩個自十幾歲就認識的青梅竹馬,自由戀愛,還擁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有誰能想到,他們的婚姻會如此脆弱?
大家都說患難時才能見真情,可現(xiàn)實往往令人唏噓不已。
2012年,胡玉紅和小王結(jié)為夫婦。同一年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癥,這場重病讓她失去了尚在肚中的5個月大的孩子,可謂雪上加霜。
就在這時,丈夫小王借著打工的名義逃了出去,對妻子不聞不問。
為了湊錢治病,不得已,小胡選擇在地下通道擺地攤賣鞋墊補貼家用。她希望能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多掙一些錢,將來就能換腎。
節(jié)目播出后很多好心市民伸出援手,醫(yī)院為她減免了醫(yī)療費用,胡玉紅也成功換了腎。
為了給女兒治病,胡玉紅的父母已經(jīng)借了二三十萬,丈夫小王卻只拿了2萬塊。還一直不見人影。
原以為他只是怕妻子治不好病,還要花錢,因此故意躲避??涩F(xiàn)在胡玉紅病好了,他仍然不知所蹤。兩人只能協(xié)議離婚。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茍活都需要勇氣。本應帶來力量的婚姻是一種承諾,更該是一生的責任。
2017年12月,北京市長安公證處公證員于坤值班時,遇到這樣一對中年戀人。
他們起草了一份AA制約定:看病各用各的錢、結(jié)婚以后家務活要一人一天……說白了,我的收入是我的,你的收入是你的;自己有病就用自己的錢來治;誰的父母誰來養(yǎng)。
看似現(xiàn)實的婚前約定,其實也暗藏這對戀人的無奈:男女雙方都是離異再婚,還都有自己的孩子,男方是海外華人,在國外有著大量財產(chǎn)。女方的財產(chǎn)主要在內(nèi)地,但其實夫妻雙方對對方的財產(chǎn)并不了解。
互相愛戀著,但也互相提防著。
這樣“互不負責,搭伙過活”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普遍,無法預知未來的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風險,倒不如把顧慮搬在紙上。
那些所謂的山盟海誓變得有些可笑?;橐鰪牟皇鞘裁崔Z轟烈烈的誓言,只是那平平淡淡、相互信任的陪伴。
生死考驗親情溫度
都說醫(yī)院是最暴露人性的地方,因為那里上演了太多悲歡離合。只有真的被推向生死,人的本性才會顯露無疑。
在天涯上有個帖子,“如果你60歲的父母得了重病,你得傾家蕩產(chǎn),負債累累才能救得他的性命,你救么?”
下面有很多回答:有人留下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救”,也有人說明了自己選擇的原因。
“我只會花掉存款,不會賣房子,還有老婆孩子要養(yǎng),我不能負債累累,因為我沒有資格讓老婆孩子跟著我過狗一樣的生活?!?/p>
“60歲。救。畢竟還能活好多年。70多80多感覺多少會猶豫一下。”
“當然救,考慮都不用考慮!因為如果是我,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父母也會傾家蕩產(chǎn)救我”
去年“認真的趙先森”牽動了萬千網(wǎng)友的心,這種事,就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他身上。爸爸被車撞得不省人事,肇事者耍賴不付醫(yī)藥費,突如其來的變故把生活掀了個底朝天。
可他說:“對我來說,不是選擇。這是我爸的一條命?!?/p>
趙勇不忍心拍老爸的臉
在醫(yī)院,趙勇見到了很多這樣的病例,有一個比自己父親小幾歲的老人,也是被車撞了,傷情比爸爸的輕,可他的兒子還是放棄了。
放棄很簡單,很快人就會離開。
兩年的時間內(nèi),趙勇見到唯一一個像他這樣愿意為父親治到底的人,是受了工傷,而其余的人全都選擇回家。
這種情況下,“回家”變成了一個可怕的字眼,因為此時的回家意味著放棄治療,意味著準備后事。
劉燕舞是武漢大學的老師,同時也是《農(nóng)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的負責人。
在湖北京山縣某村莊進行調(diào)查的時候,劉燕舞驚訝地得到一個消息“我們這里就沒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而如果是老人得了疾病,又“磨不過”,選擇自殺,鄉(xiāng)村醫(yī)生甚至覺得這都不算是自殺。
有個在外打工的男人,請了七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還沒有離世的跡象。兒子直接對父親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p>
老人隨后自殺,兒子趕在請假期限內(nèi),把喪事辦完,回城繼續(xù)打工。
“你養(yǎng)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話很美好?!?/p>
可惜很多子女都做不到后半句。
而比催父親死更可怕的,是子女聯(lián)手對父親進行的“謀殺”。
在劉燕舞的住處旁邊有一位“倔強”的老人。他癱瘓在床,年底的時候,子女們商量,給老人斷水、斷糧,希望他在年前死掉,“免得過年家里來客人,屋里臭烘烘的”。
但老人就是“拼了命地活下去”,直到大年初一,才咽下最后一口氣。
不知道老人走之前,心里是怎樣的絕望。曾經(jīng)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孩子,如今只是因為屋里的一點味道,就想要了自己的命。
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情,動物尚能如此,更何況人?
天堂地獄只一念之差
婚禮上的誓詞很美,無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你都愿意守護在她身邊嗎?當時的新人都曾信誓旦旦地回答“I do”。
真的發(fā)生危險時,有人當了逃兵,有人選擇沖鋒陷陣。
2016年的3月21日,武漢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病房里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彭新要在這里向他病床上的女友求婚。
楊柳是武漢姑娘,彭新來自四川農(nóng)村,兩人相戀8年。
但是他們的戀情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對,楊柳的家庭覺得彭新的條件不好,工資也不高,很難給楊柳幸福。
2016年,楊柳被確診為乳腺癌骨轉(zhuǎn)移,已經(jīng)是晚期,醫(yī)生說多數(shù)人只能活一年了。
得知這一消息,彭新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和單位請假,全天候陪護楊柳。
楊柳住院幾天后,彭新就打算想楊柳求婚,他怕楊柳多想,想以一個更加合適的身份——老公,來照顧她。
彭新說:“不管她是否能夠好起來,我就是她可以依靠的老公?!?/p>
有一種幸福叫做“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哪怕沒有錢、沒有房、甚至沒有健康。
曹建宇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1999年,他和妻子崔敬容結(jié)婚,并且有了孩子。
可惜幸福的生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2003年,曹建宇的肌肉開始萎縮,病情不斷加重,在課堂上經(jīng)常摔倒。2011年,醫(yī)院的檢查結(jié)果是“進行性肌無力”,幾乎沒有治愈的希望。
患病之后,曹建宇為了不連累妻子,多次要把她從家里趕走,還故意挑她的毛病。
有一次,妻子給他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被曹建宇直接摔到地上。結(jié)果妻子更加執(zhí)拗:“你不吃,我也不吃”。
說完,兩人抱頭痛哭。
之后妻子崔敬容就成了他的腿。知道丈夫放不下學生,她便背著丈夫上下課。出去打工,她也會帶著丈夫一起去。
崔敬容是一個心中充滿希望的人,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曹建宇說“都說女人是半邊天,可她卻是我的整個天。”
回到開頭的故事,丈夫肝癌晚期,妻子打掉了腹中孩子要求離婚。也許很多人認為妻子冷血無情,但我們永遠不知道故事中的人會經(jīng)歷著怎樣的心理折磨。
用言語上毫不費力的善良來評判他人生活,是一種道德綁架。
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劉墉在《不好也不壞的人》一書中說,“每個人都是人,都有著人性善與惡,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xiàn)得善良,而忘記了他也有人性的弱點?!?/p>
人性經(jīng)不起推敲,生死之事難辨對錯。要怪就怪這世上,疾病最不講道理,它們的乍然出現(xiàn),就足以毀掉一個家庭。
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都在被巨大的傷痛折磨著。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他人之前,需要明白,沒人能斗得過現(xiàn)實。
堅持下去是高尚,而生死面前,不要執(zhí)意考驗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