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世上最大的誤解,是給父母貼標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2-08 17:17:19    瀏覽次數(shù):175
導讀

父母子女之間的所有矛盾,說到底都是因為對愛的理解出現(xiàn)了分歧。文丨爐叔曾有人總結(jié),什么是中國式親情:父母裝,孩子也裝,彼此相愛一生,卻謊話連篇,而且常常有人信以為真。這一點,在子女身上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壹

父母子女之間的所有矛盾,說到底都是因為對愛的理解出現(xiàn)了分歧。


文丨爐叔


曾有人總結(jié),什么是中國式親情:

父母裝,孩子也裝,彼此相愛一生,卻謊話連篇,而且常常有人信以為真。

這一點,在子女身上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父母只對我挑剔?!?/p>

常聽到一些孩子埋怨,父母對自己太苛刻。

別人罵自己的孩子,他們會上前去勸阻,自己家的孩子犯了錯,他們反而言聲厲色;

別人家的孩子調(diào)皮搗蛋,他們說淘氣的孩子腦子好,自己家的孩子一貪玩,他們就恨不得把你回爐重造;

別人家的孩子再笨再壞,也有可取之處,自己家的孩子再優(yōu)秀,再聰明,他們也總能雞蛋里挑骨頭。

于是,很多人給自己的父母貼上了標簽:他不愛我、脾氣暴躁、不講道理、蠻橫無情……

但,有人忘記了,中國有句老話叫“恨鐵不成鋼”。

只有父母才會擔心,自己的失責會造成孩子的遺憾;只有父母才會擔心,孩子的錯誤會讓他們陷入萬劫不復。因為在他們眼里,你的人生容錯率低到近乎為零。

愛太多,則亂。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個小孩因為受不了每天晚上被媽媽逼著寫作業(yè),而離家出走。孩子的父母回家后發(fā)現(xiàn)孩子留下的字條——媽媽你不愛我,便趕緊報了警。

但沒有找到孩子,一直到兩年后,警察在一個人販子窩點里才找到了這個孩子。他見到父母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以后再也不會不聽話了?!?/p>

外面的世界,才叫殘酷與冷漠,自己的家里,爸媽那叫嚴肅的愛。

他們管你,罵你,不過是為了你以后少經(jīng)歷些殘酷與冷漠。


“父母太小家子氣?!?nbsp;

估計所有成年子女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你參加工作后,迫不及待給父母買東西。結(jié)果他們不但不高興,反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小欣便有過這種經(jīng)歷。

那時她剛工作,在商場看到兩件大衣正在打折,雖然價格不菲,但一想到爸媽的舊大衣,她還是狠下心買了。

原本小欣滿心歡心,誰知道一回家后反而遭到了父母的厲聲指責,說她大大咧咧,不會過日子。

“房子還沒買就浪費錢,舊大衣怎么就不能穿!這么大的人,還不如過去懂事!”

小欣和父母犟了幾句嘴后,回到臥室反鎖了門,發(fā)了條朋友圈——我也是想疼你們,有錯么?

現(xiàn)在事情已經(jīng)過去幾年,她談起這事還是憤憤不平——“摳了一輩子,都不知道享享福?!?/p>

年輕人的確很難理解長輩的消費觀,為了兩毛錢的差價,都要在菜市場和別人糾纏半天,至于么。

但他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扣扣巴巴,掏出孩子的學費,家庭的生活費,父母的養(yǎng)老費,用兩雙手硬生生撐起了三代人的幸福。

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想著供完孩子讀書就歇歇,結(jié)果等到孩子真正工作了,卻又想著幫他們攢錢結(jié)婚、買房、買車,去照顧孩子的孩子,去供孩子的孩子讀書、工作……

等最終獻出了一切,他們才會在欣慰中長眠。

這就是我們的長輩,最普通的父母,為了兒女獻出全部,任勞任怨,像是田間犁地的老牛,不懂得享受生活,只知道不斷辛苦操勞。

但他們并不是生來就喜歡這樣,只是因為有了你,才這樣。

大多數(shù)人做了父母,此生就已經(jīng)與自私無緣。

扣扣巴巴成了他們最不想要,卻不得不貼一輩子的標簽。


“父母年紀大了,也就笨了?!?/p>

幾年前,我去國外出差近一個月時間,母親嫌打國際電話價格昂貴,于是催著我,走之前教她使用微信。

當時我本能地拒絕了母親——年紀這么大了,就別瞎折騰了,有事情直接在電話里說吧,也花不了多少錢。

結(jié)果在我出國第二周的時候,一個人加了我微信好友,并且發(fā)出了視頻邀請。猶豫之際,我下意識地點了接受,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母親出現(xiàn)在視頻里。

沒容我說一句話,她便開始不停地叮囑我注意安全,好好吃飯,念叨完后,她笑著告訴我,自己跟鄰居家的孩子學了好幾天,才把微信琢磨透。

也就是這句話,讓我恍然一驚,母親可是教會我讀書寫字的人,我怎么會覺得她老了,不中用了呢。

孩子小時,家長總是期盼孩子快點長大,盼望著解放。等孩子真的成人,父母才會在失落中發(fā)現(xiàn)時間是自己最無情的敵人。

因為它拉開了兒女與自己的距離。

可惜兒女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也都不得不經(jīng)歷時間的洗禮。

這也是我為什么討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原因。時間拉長了看,滿滿都是煎熬。

千萬不要把為父母付出貼上老了不中用的標簽,他們這么說是自嘲,你要這么想才是真傻。

記住一句話:時間只會讓人更聰明,從來不會慢慢變傻。


其實,所謂的標簽與偏見,大多來源于不理解。

泰戈爾曾在書中寫道,“愛是理解的別名?!蔽疑钜詾槿?,父母子女之間的所有矛盾,說到底都是因為對愛的理解出現(xiàn)了分歧。

不論你對父母的理解是“苛刻”,還是“摳門”,是“不中用”,還是“沒本事”,每一次你給他們貼標簽的過程,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因為那些“缺點”,本來只是尚未完全理解的愛,而愛,從來只有深淺,沒有對錯。

唯有對愛有誤解的人,才會給父母亂貼標簽。

但不論你有如何的誤解,我還是要勸你:時間可以讓你慢慢成熟,但時間不會讓他們一直等你,別等到他們給不了你愛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 夜有所思 

是理解的別名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